查看原文
其他

《申报馆剪报资料》再出新篇:4136份资料纪录了上海高校几乎每一事件的来龙去脉

唐晓云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2-05-13

编者按

由上海报业集团收藏的“申报馆剪报资料”被誉为继《申报》后又一民国大型史料宝库,其中已初步完成篇名、来源、时间和专题整理的“上海卷”部分,约计15万份。自2017年以来,上海书店出版社携手上海报业集团相继推出了《申报馆剪报资料·上海卷:历史掌故专辑》(全4册)《申报剪报资料·上海卷:淞沪抗战专辑》(全12册)等专辑,本书为最新整理影印的《高等院校专辑》(全8册),专门收录了20世纪30、40年代关于上海各大高校的历史概况、重大事件和学生运动等方面的剪报资料,按照年月日的顺序编排,具有资料系统、内容丰富等特点。本文为上海书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、《申报馆剪报资料》编委会编委唐晓云为《高等院校专辑》撰写的导言(内容有删节)。



No.

01


《申报馆剪报资料·上海卷:高等院校专辑》共辑入了4136份“申报馆剪报”资料。它们以简讯、消息、速写、访谈、散记、评论等多种新闻写作形式,记录了20世纪30—40年代末近代上海高校的几乎每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细枝末节,以其史料的纪实性和丰富性令人惊叹。


《申报馆剪报资料·上海卷:高等院校专辑》

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7月版


今天,当我们细读这批纸张泛黄的文献史料,数千份剪报会不时地幻化成一幕幕穿越文字的历史影像,全景式地展现近代上海高校百多年来,从艰辛创校、举步维艰,到薪火相传、终成文化地标的清晰轨迹。
当我们把时光倒回一个世纪,今天的著名学府,彼时创校之初是何等窘迫、困顿,乃至步履蹒跚!“剪报资料”为我们留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像——
1935年3月2日《新闻报》特载“上海之高等教育”之“国立同济大学”(署名叔异):


民国纪元前若干年(引注:1893年。下同),有德人宝隆者,在沪行医,嗣创设同济医院于白克路(今凤阳路),后又附设同济德文医学校,是为该校创办之始,时民国纪元前四年(1908年),医本科在同济医院,医预科及德文科,设在法租界辣斐德路(今复兴中路)……民国六年,因欧战关系,法人遂将辣斐德路校舍封闭,校中一应设备,悉行没收,是为校具损失之第一次,不特此也,学校亦因此停顿。后由华董会及学生代表等向北京教育部请愿,时任教部次长者袁观澜先生,袁先生主张改归华人自办,并竭力维持,校名改为公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,其经费则由江苏省国税项下担负,校舍则租赁中国公学及海军学校之一部;八年,另由苏省拨款圈购吴淞镇北民地,并兴建校舍,十一年新校舍落成,校基由是巩固……(见第一册第12页)


《新闻报》1935年3月2日特载

“上海之高等教育”之《国立同济大学》


两个月后,1935年5月3日《新闻报》又刊文介绍“上海之高等教育”之“私立复旦大学”(署名叔异):


该校创办于民国纪元前七年(引注:1905年),由震旦学院一部分离校学生组成,推马相伯先生为校长,由江督拨吴淞提督行辕为校舍……称复旦公学。后二年,严几道先生为校长,经江督端方奏准月拨官费二千元,旋张人骏继任江督拨吴淞官地七十余亩,为建筑校舍之用(按即今江苏水产学校校址),然未兴工,辛亥,校舍为淞军司令部占用,学生星散,校务中辍,其间长是校者,亦屡有更易,初为夏剑丞先生,继为高凤谦先生,最后由马相伯先生复任。民元,由同学会合谋恢复,呈准南京临时政府立案,并准拨补助费万元,复由苏沪当道拨徐家汇李公祠为校舍(至今为附属中学校舍),仍推马相伯先生为校长。民国二年,马校长去职,推教务长李登辉博士继任。李博士苦心擘划,维持至今……(见第一册第24页)


No.

02


漫步浦江外滩,徜徉衡复街区,人们更多注重老建筑的外貌,欣赏它的西洋风格,面对一个立面、一根立柱,会啧啧赞叹它的历史感,令观光客激动不已。然而在上海,还有年轮同样绵密的一群老建筑,亦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,却默默藏身于绿荫深处。它们有老建筑共有的古朴风格,更有其丰富的人文内涵,它们聚集在上海高校的一座座美丽的校园之中。
这些老建筑是何时建造的?彼时校园呈现出怎样的风貌?“剪报资料”也为我们留存了丰富的历史记忆——
1934年11月3日《申报》刊载了《大夏大学现状鸟瞰》一文,作者傅式说(时任大夏教授)在大夏建校十周年之际,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大夏校园的旖旎风光。


本校校址,位于沪西梵王渡中山路傍,占地三百余亩。校场布置,系花园式。最南为大夏新邨,碧水一泓,垂柳夹岸,教职员宿舍,掩映其间。村北为女生宿舍群英斋,斋东为图书馆,其北为森林区,树木阴翳,老干参天,杂以榆杨桃柳之属无数。过森林区越小桥而北,为大广场,可三十亩,中竖旗杆,灌木环绕,绿茵如褥,可资课余休息之所。场北为群贤堂,堂之东西,为男生宿舍群策、群力两斋。其北则为临时大礼堂,科学馆,课余社,浴室,自流井机器房及疗养院。院前为荷花池,大可数亩,莲叶田田,鱼戏东西,大足游目骋怀,自疗养院至校河(即丽娃栗妲河,为荣宗敬先生所捐赠本校者),平原瞭野,一望无际,是为大运动场。校河之东北隅,越一小桥,则为小岛,川流曲屈,水清可鉴。服务本校毕业生筑亭其上,颜曰“夏雨”,可资休息。运动场之南,为附设大夏中学校舍,美轮美奂,气象焕然。鸟瞰全校,有古木,有原野,有清流,有池塘,无市声之叫嚣,富自然之风景,洵青年修业良好之所也。(见第五册第17页)


《申报》1934年11月3日刊载的《大夏大学现状鸟瞰》


No.

03


这些卓尔不群的近代建筑,大多竣工于民国时期所谓的“黄金十年”。然而好景不长,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,随之爆发了八一三事变。地处江湾五角场一带的沪江、复旦、同济,首先遭殃,美丽的校园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,顷刻间化为断瓦残垣。
1937年9月,就像前不久平津三校南下组建“长沙临时大学”、继而组建“昆明西南联大”一样,上海的复旦、大夏、同济等高校也随即开启了艰苦卓绝的西迁之旅。文化不死,民族永存,这片百年来屡遭蹂躏的国土,承受力之坚韧,生命力之顽强,亘古罕见!


一、复旦、大夏西迁


部分高校撤出上海的早期计划,媒体是这样报道的:1937年10月1日《申报》刊载了一则简讯《沪四大学  赣联合大学本月底可开学》:


沪复旦、光华、大夏、大同四大学在赣黔设联合大学,赣为第一联大,容一千五百人,欧元怀、吴南轩特来省勘察校址。据该联大系永久性质,将来战事结束,依然存在,现正与教厅商洽设校事宜,十月底可望开学。(见第一册第79页)


由此,我们了解到上海部分高校的迁徙路径及变化是这样的:最初,复旦、大夏、大同、光华四校共组“联合大学”,计划西迁。旋即大同、光华改变初衷,仍留上海,四校联合遂成两校联合,初在庐山牯岭设校。后战火迅速延烧,不得已两校再次分立,复旦西迁重庆,大夏西迁贵阳。
时任复旦副校长吴南轩在《文汇报》(1939年4月3日)刊发《复旦川校近况》一文,为我们简述了复旦西迁经过。


我们的学校与民族国家共命运:随国事之动摇而动摇,随国事之稳定而稳定。员生五百余人,于跋涉一月之后,到达行都。学校在重庆菜园坝复旦中学校址继续上课。秋季学期结束之后,经一个月之筹备,与友校大夏分立以后的复旦,又出现在离重庆百五十里之遥的北碚黄桷镇上。


黄桷镇是嘉陵江畔的一个荒镇,自然没有现成的校舍可资应用。于是以庙宇为办公厅,以煤栈为宿舍。在物力人力,两俱拮据的种种困难情形之下,我们的学校,居然能撑持下去,并打出了一个相当的局面,为日后的发展,铺就了坚实的基础……(见第三册第220页)


《文汇报》1939年4月3日刊载的《复旦川校近况》



二、同济西迁


同济的西迁之路,称得上可歌可泣。八一三之后的整整三年,同济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之中:上海→浙江金华→江西赣州→广西八步→云南大理、昆明→四川李庄。这整个的西迁之路,尽可以在“剪报资料”中读到追踪性的详尽报道。
历经“三年流离,六次搬迁”,为求“一张平静的书桌”,同济千余师生先后辗转浙、赣、桂、滇,直至1940年末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,得以度过平静的六年。由于同济的到来,也由于中研院史语所、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的到来,更由于梁思成、林徽因等一众大师级的人物齐聚古镇,使李庄成为了抗战文化的象征。
1946年3月13日《申报》报道:具有卅九年历史的同济大学


李庄在一个较大的谷地里,江水从西北角的谷里流出,向李庄辞别似的,在李庄前恋恋不舍地弯了一个大湾,然后滔滔地流向东方,流向她——同济将要回去的老家。李庄的背后是山,长江的对面也是山,她有恬静的幽香,也有秀丽的清甜。这里除同济外,有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,中国博物院,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,及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一部分,这里离重庆约一千华里,这是最适合学者们研究的地方。这里在抗战中从没有跑过一次警报,同济因此从没有受过警报的骚扰。(见第四册第312页)


三、交大西迁


交大西迁较复旦晚,也不似同济数省转徙。八一三战事爆发后,地处徐家汇的校舍被日军占领,交大被迫迁入法租界。1937年11月始,租借震旦、中华学艺社的校舍上课。
交大西迁在1940年。彼时,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,大后方急需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。该年9月,交大先在重庆小龙坎设立分部;1942年10月,由小龙坎迁入九龙坡,建立交大本部。此时,交大已扩充为机械、土木、航空、造船等九个系,师生近2000人,成为大后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镇。在滔滔长江边上,交大与其他西迁的高校一样,也度过了艰苦卓绝的难忘岁月。生活清贫,却不乏浪漫情趣。
1946年6月30日《申报》刊登了一篇回忆性散文《忆九龙坡》(署名:陈循介),描述当年交大在九龙坡黄桷坪的清苦而诗意的生活,可视为研究交大渝校时期的一份珍贵史料。


公路就打校门前经过,过路的客人们,在翻过小小的山凹后,就可以看到整齐的屋舍。首先入眼的,恐怕就是黄桷坪贴对面的工厂房;再前几步,就是交大的、恐怕也是全九龙坡最漂亮的一座礼堂。它耸立在路旁,表现出抗战期间交大屹立不动的雄姿,它表现出交大整个的精神……


礼堂的旁边,一排一排的平房,是同学们的教室,礼堂后面,一行一行的,是同学们的宿舍,再后面,小土山上,是教授们的住所,和女生的宿舍。整个的讲起来,屋舍很简陋,但整整齐齐一行一列,在晨曦和夕阳里,分外显出平房的美丽。这里曾藏着中国一部分的精华,这里曾是一千五百多个青年学子攻读地。(见第二册第127页)


《申报》1946年6月30日刊载的《忆九龙坡》



No.

04


抗战胜利后,大约在1946年2—3月间,西迁学校先后筹划返沪复学。期间,又是一次长途跋涉,或取长江水路,或绕道陕甘陆路,千里迢迢返回上海。
此后的两三年,上海高校在民国时期有过最后一波的短暂发展,扩充院系规模,扩大招生数量,添置教具仪器,修缮原有校舍,兴建新的大楼。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交大重建“文治堂”。那阵子各报纷纷刊发消息……这里,摘录《益世报》1947年1月14日在文治堂奠基典礼后刊登的一篇简讯《唐文治先生  亦莅校参加》,让我们一窥当时的盛况——


本月十二日交通大学上海同学会,在徐家汇该校举行年会,同时举行重建文治堂奠基典礼,到会者计有校长吴保丰,及历届毕业同学赵祖康、赵曾珏……等五百余人。前校长唐文治、凌鸿勋二氏,亦均参加。唐氏年高八十有三,皓首丹颜,精神殊健,开会时,由赵祖康任主席,理事赵曾珏报告会务:该校成立已五十年,如以十年为一代,今已在第五代,唐氏以四十年前老校长莅会,可谓五代同堂。凌氏主持重建文治堂奠基典礼称:渠为母校毕业同学,长校时,适逢三十周纪念,爰以唐氏之名名校之礼堂,一以示纪念,二以“文治”二字,象征和平与民主……(见第二册第187页)


《益世报》1947年1月14日刊载的《唐文治先生 亦莅校参加》



掩映在绿荫下的高校老建筑,历经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,品性依旧,风骨不减。它们经受过新文化运动的熏陶,抵御过战争烽火的侵扰,又迎来了新时代的嬗变。一栋栋老建筑仍巍然屹立,以其独有的建筑魅力,默默地向一代又一代学子讲述着学校的过往。
当我们把这些历史建筑串起来“阅读”时,其内涵就会大过建筑本身。置身在中西合璧、古朴典雅的大楼前,仿佛当年那一列博学儒雅、气节凛然的伟岸身影,正向你款款走来——蔡元培、马相伯、唐文治、李登辉、马君武、王伯群、胡敦复、张寿镛、刘湛恩、吴志骞……

 

2021年5月1日





《申报馆剪报资料·上海卷:高等院校专辑》

上海书店出版社

2021年7月版





扫码关注我们

微信号 :sbph_shsdsj 

新浪微博/小红书:上海书店出版社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